2017—2018年正是继往开来之时:一方面,改革开放至此已经历四十个年头,中国各项事业均有长足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也是十九大开局的时刻,新时代建设即将起步。在这承前启后之际,武汉市委发出“资智回汉”的号召,武汉各大院校的校友纷纷响应,从中国与世界各地回到自己青春年代的地方,既回溯同时代人的奋斗岁月,也共同谋划未来蓝图。就在这一年,兼具企业家和作家双重身份,因此既是“资”也是“智”的武汉大学校友阎志,开始书写他心中的武汉、他记忆中四十年来的发展变化。这些记忆与思想的印迹,在2020年铸成了长篇小说《武汉之恋》。
《武汉之恋》以武汉几位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经历为轴线,呈现武汉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发展。小说第一部起笔于1983年田路漂流长江之旅,借田路对漂流缘起的回忆,引出了当时美国征服世界各大河流的冲击下,身怀民族使命感的中国青年,勇作“长江第一漂”的壮志;同时,田路自己也遭遇感情挫折,想要在漂流中整理思路,振奋精神。这两个背景,让读者既看到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所面临的中外关系的变化,奋进的中国力图向世界展现自身崛起的决心,也看到高考恢复后,新一代青年人的精神和情感自由,以及他们追求幸福和发展的激情。随后的第二部,时间进入商品经济在中国全面兴起的80年代末,田路放弃公职投身商界,创立生物化学企业,和他同级的陈东明、郑华、简威、文涛等人也纷纷涉足商业,为后面全面投身商界做出铺垫,此外,年轻几岁的武大学子雷华也受到乔布斯事业的鼓舞,埋头电子产业。到了第三部,商品经济在90年代的中国已经颇具气候,陈东明等主要角色纷纷离开原有的工作岗位,自主创业,闯出各自的天地,但追逐利益的商场环境也让部分人迷失方向,犯下错误。在最后两部中,已经步入21世纪的中国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活力,特别是虚拟经济领域表现出蓬勃生机,于是雷华和张中羽两个曾经共同创业的朋友在信息产业上屡次交锋,吴爱军因房地产开发而东山再起;另一方面,田路在功成之后身退,投入社会公益和生态建设事业。小说结束于武汉市“资智回汉”倡议,在各个领域取得成绩的武汉各大院校校友在武汉重逢,总结过去并畅想未来。整部小说并未设置独一的主人公,故事情节在多个人物形象上跳转,由不同人的发展历程编织出了四十年的轨迹,因而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一代武汉学子在商界的闯荡历程,也借由他们的行迹,展现了武汉经济随着这一代人的成长而蓬勃发展。
也许商机不可泄露,小说虽然以创业为主线,但不驻足于具体的创业事件,不详细描写在种种顿挫和发展中,人与人的具体交往和冲突、心灵的扭曲和升华,而是在对事情总体发展的概述中,带领读者去捕捉“势”。这个“势”既是时代大势,是几十年来发展的规律,也是气势,是一代人的壮怀激烈。
先说大势。小说所聚焦的一代人,正是中国经济体制调整中的一代人。学生时代的他们在校园的自由气氛下,积极讨论未来发展方向,并且在毕业后投入创业实践中,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助力。作者以自己和身边人的经历为参考来讲述四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叙事中心自然围绕在与他同学的武大学子身上。但作者又格外突出了武汉的一系列地标,将学子们的活动与武汉的地标联系在一起:学生时代文涛、熊志一、简威开办小精品店,从汉正街进货,由此点出了自80年代以来武汉商品经济发展的地标“天下第一街”汉正街,体现了武汉经济的活力;田路开办现代生物化学技术企业,来到东湖技术开发区,也就是后来成为武汉乃至全国最重要的高新产业基地——光谷;此外,雷华初次创办电脑软件公司时,在武汉最大的IT交易市场广埠屯设立工作室;吴爱军的房地产业从汉口起步,而在光谷取得里程碑的成绩;等等。几位学子的人生际遇,与武汉的发展环环相扣,因此对几个主人公发展的书写,也正是作者对武汉发展的总结。
同时,小说对几个人物活动轨迹的书写,也引出了武汉在中国的重要地位:在田路的两次漂流中,武汉正好构成了第一次的起点和第二次的终点,它也是长江中游的关键标志,可谓中国东西方向上的中心;而下海经商的人群行走的轨迹,又在海南、广东与北京之间,武汉又构成了这南北线的中心所在。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堪称中国内陆交通的中心枢纽,这样的地缘环境决定了武汉在中国经济和政治关系中的重要性。作者通过人物活动的轨迹,别具匠心地凸显出武汉在中国的地位,引导读者注意到武汉的发展与中国四十年来的发展轨迹的叠合:文中呈现各位学子在20世纪80年代初探讨商品经济问题,呼应了当时中国在80年代改革的浪潮中商品经济开始发展,不同的发展观念形成并相互碰撞;雷华在80年代末的创业遭受盗版的冲击而失败,与中国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商品经济刚刚成型,产业秩序不够完善因而出现不当竞争等问题相呼应;后两部突出的电子商务、房地产等行业,则呼应了21世纪以来全球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国也因为新兴产业而逐渐赶上了世界潮流的历史状况。所以《武汉之恋》,实则映照出了中国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的奋进剪影。
有些遗憾的是,小说涉及的产业集中在高新技术、金融保险、文化创意、房地产等几方面,从展现中国故事的角度来说,产业结构不够完整。这恐怕是由于小说以真实的甚至就是身边人的真实经历为素材,因而未触及其他领域。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产业的选择代表了近几十年来全球经济中的优势行业。全球化浪潮的核心正是以虚拟经济替代实体经济的浪潮,几个主人公所选择的事业,也因为赶上了这个产业变化的浪潮,才获得了腾飞的契机。小说呈现了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的一批幸存者,这些幸存者所在的领域,体现了近数十年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向。这可谓是作者对大势的捕捉和解析。
而解析大势,就不能停留在总结历史,还需体现出对未来发展的思考。在“资智回汉”的会议上,田路提出武汉的未来发展应当注意避开污染问题,倡导发展与公益的结合,加上此时田路已辞职而投身公益事业,这正遵循当下中国高度重视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事实上,如果中国继续按照发展主义的道路走下去,不仅将面临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的困境,更会因为对现有全球经济体制的依赖而受制于人,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重新审视自己的自然和社会条件,探索中国发展路线、调节发展速度的要务。小说框架初定的2018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北视察,针对长江经济带发表讲话的一年。习总书记指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要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规矩和导向,湖北要担负起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历史责任,守护绿水青山,永葆长江母亲河的生机活力,在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新路上迈出新步伐。同时,本作最终完成于2020年,这一年间,经历过新冠疫情重创的武汉人民,更切身地感受到人类的繁荣不只是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各方面协调,因此人们自觉地回望四十年来的经验,重新思考现有的经济和社会机制是否真正符合人们对生活的期望。如果武汉能够总结经验,并探索出一条与自然和人生相和谐的道路,将可以为中国经济的调整提供新的思路;如果中国能够形成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理念,也将为全人类的发展提供启示。这才当得起田路在“资智回汉”大会上总结经验时获誉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这想必也才是小说总结四十年来发展的终极目的之所在。
在了解全文的视野与思路后,回望小说第一部田路的长江漂流,这一情节可谓构成了全书乃至全中国发展的寓言。文中尤为动人的一个部分,是置身在江水中的田路对江水和周围生态的观察和体感。从上游冰山融雪处一片静穆,到通天河、西陵峡充满险峻,中游的武汉周边有着城镇的生机,到下游因工业生产而导致水流污染,直至入海口进入一片新天地。这段书写既从长江上下游的发展状态,折射出中国发展的不同阶段,也通过贯通东西的长江空间,呈现出中国的广阔天地多元共生的面貌。小说的核心思想也是在对这时与空的反思中展开。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经济发展的呈现,正如长江水滔滔东去,体现出时代之洪流。长江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标志物,在此象征整个中国;海洋则经常构成全球化经济的喻体,因此自长江漂流而下的田路走入商场,便如百川入海一般,隐喻中国必然汇入世界经济的浪潮之中,在浮沉里成长和壮大。长江下游流段的污染,在长江的流淌中获得自净,体现出作者思想的轴心是新自由主义的。他相信发展中产生的问题,自然会为发展所化解。但在对空间的呈现中,作者也表现出不同于新自由主义的一些观照。透过长江流域的空间,作者让人们看到中国在自身生态环境下发展出的生存方式,进而引导人们思考中国基于自身条件而生发出来的发展方式,以及中国的生存方式可以对现代化发展进行改进的地方。田路在长江漂流中几次遇险,多亏江豚和江畔朴实村民的救助才幸免于难,多年之后,田路了解到他险些溺水时得以借力的“鱼”便是现在濒临灭绝的江豚,这仿佛自然在给他,也给中国敲响警钟:中国的现代化得益于自身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它们保障了中国在“入海”过程中逢凶化吉,如果为了发展而破坏了这些原有的条件,中国再遇风险时,恐怕无力扭转乾坤。所以为了未来发展,就需要重新观视中国的环境,唤回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田路在长江中切身感受中国壮阔的自然和悠久的文明,它们在多年之后提醒田路反思发展的路径。因此田路从青年时代投身商海,到壮年转向生态建设,是中国发展的必然规律对人们发出的召唤。
时刻反思发展中的问题,意味着时代中的人们并非随波逐流,而是以自己的精神意志在引领时代。因此与大势同样重要的,是每个人的气势,是他们身上所带有的精神力量。作者在凸显人物精神面貌时,赋予了远高于他们事业成绩的光环。无论是田路不愿外国人完成长江首漂而自告奋勇且不愿走上按部就班的生活道路而投身商界,还是雷华受到硅谷青年创业者经历的振奋而投身信息产业,到这一代人步入中年时仍然相信自己还很年轻等表述,都反映出他们不竭的激情。当几十年后他们因“资智回汉”的动员而重聚于珞珈山,回顾一件件往事,“举起酒杯,敬珞珈山,敬东湖,敬黄鹤楼,敬长江,敬置身其中的这个昂扬喧腾的时代——多么美好的时代”时,也表达了对自己青春的敬意。作家邱华栋对这部作品的评价说它“绝非沾染着时光暮色的青春物语”,这是避免读者误将文中的青春回忆当作轻薄的怀旧,但若从人物身上洋溢的激情来看,这部作品正体现了中国青春叙述的本来面貌。当巴金笔下的觉慧因“我是青年”一句话而受到鼓舞,杨沫写出知识分子不断成长走向斗争道路的“青春之歌”,青春都是抗争精神的表现,它反映出的是人为了改变现状而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激情与斗志。《武汉之恋》表明,这个青春不是独属于一个人的。田路一直不确定自己的长江漂流是自己跳下去还是别人踹下去,提示出他的漂流承载着一代人的精神,代表着一代人的雄心。这个青春也不是过去式的。在珞珈山上举杯邀明月的人们,仍然怀抱着巨大的激情,展望更加美好的未来。青春与他们的生命同在。又因为每个人的生命也体现出中国发展的历程,所以青春也与中国同在。正是这种激情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因此正因为有人的气势,才能成就中国发展的大势。
小说以“恋”为名,而“恋”实则也是势的一种显现方式。田路所钟情的林静以及有缘无分的冯瑶、一直在背后支援雷华的张红、王慈一直爱恋而终成眷属的纯子等,她们都在证明这一代人的风流自有佳人赏识,印证了几位男性主人公的意志之正确性。她们的个性和形象,构成男性主人公欲求与理想的化身。最为理想的女性形象林静,可谓是自由主义思想的结晶:她热爱知识,追求自由,从一开始对李小刚教授的崇拜,表现出对知识的崇拜,到因李小刚教授想让她做全职主妇而感到意愿被违背,于是离婚,做了娜拉式的出走;之后她与田路重逢,与田路共同创业,当因为有人违反商业规则而她要秉公行事,与田路产生矛盾,离婚赴美;她在美国读下学位,结婚生子,建立幸福的家庭,并开创新能源汽车企业,体现出对全球发展方向的敏锐嗅觉。林静构成了绝对美和正确的象征物,田路、陈东明等人对她的爱恋,便体现出田路等人对她所代表的这种自由与正义的追求。恋情是力比多的张扬,与男性主人公的激情形成互文。
而作者聚焦于武大学子,除了以自身和周围人的生平经历为素材之外,也是将武大这一具有浓厚文化积淀的学府,塑造为他心中人文精神的代表。在第一、二部书写大学生涯时,故事中人与叙事人总是满怀自豪地颂扬武大精神,提到武大是发展经济学的摇篮、是中国计算机科学的策源地之一,以刘道玉校长为代表的学校领导与教师竭力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帮助,培养出了一代代的学者和社会栋梁;三十多年后,当这一代学子功成名就,反哺母校时,王慈感慨他们在创业过程中“有一种百折不挠、舍我其谁的气度。这种胸襟和抱负,可能是珞珈山、东湖水滋养的。在其他珞珈学子的身上,我也能感受到这种激荡的气息”,表明这种精神始终存留于此。当小说在叙述中忽然插入“四月是珞珈山最好的季节。山上山下树木很多,开始吐出一枚枚新绿,显得诗意盎然。从东湖吹来的风,裹挟着阵阵凉意”。“东湖是武汉最美、最大气的所在,碧波荡漾,几座大桥和长堤,把湖的南北两岸连在一起。长堤的两边多是垂柳,微风拂来,柳枝摇曳,令人心旷神怡”,不难感到作者对武大的情感已难以自持。作者将自己对精神文化高峰的理解赋予母校,为自己的母校笼罩上一层神圣的光晕。而武大精神贯穿全书,表明作者认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这种精神文明更是不可遗落。也因此,文中对青春的回忆也是对这种人文精神的重温,青春记忆让跋涉中的人们回望初心,理清思路,而后扫去疲惫,开启新的征程。
同时,作者对武汉一系列地标性地域的呈现,如上面提到的“天下第一街”汉正街、中国光谷等,以及后来兴建的长江二桥、机场,还有繁华的江滩、快速发展的新区等,都洋溢着作者对武汉的深情。在田路辞职准备出国之前,他行进在武汉,看到“天下第一街”“一样不改烟火气与亲和力”,不禁“一股暖意涌上心头”,行文间烘托出武汉浓郁的人间烟火;王慈在与纯子婚后,带着纯子走过江汉路步行街、六渡桥,讲述武汉百余年来的经济的发展、文人志士的活动,又体现出武汉扎实的历史积淀。武汉之于作者、之于生活在这个故事里的人们,绝非资本搭建的冰冷大厦,而是凝聚了人情与生机之所在。在经历了重重磨难之后,作者书写武汉与武汉人,想必是将武汉作为人文关怀的象征物,表达出物质文明进步之外,激荡的人文情感更是武汉、是中国的砥柱。
作品中的王慈,作为一个守望者的角色,一直抱着温和的态度观望着人们的发展。王慈在小说第一部结尾登场,他为守候心爱的女人而辞去工作,在武大附近开了一家书屋,自此在经营书店的过程中,见证了这一代人的成长。而王慈本身便是一个从未忘记自身理想和激情的角色,他在经营书店的过程中坚持创作,尽管在实体书店越来越难以为继时,他进行过商业化创作、发展出版业等多方面尝试,但也从未放下自己的创作理想。他时刻提醒着其他主人公,不要在发展中迷失了充满理想与激情的自我。因此这一形象便仿佛理想的化身,从他的视角去观视众人,正如众人心中不灭的理想和激情在观视众人一样。这一角色作为一个外在的观望全局的视点,既可以说是本书作者的代言人,以本书作者回望同代人奋进的目光,守望大家的发展,也可以说他体现出的是武汉的视角,这个城市温和地看着这一代人,经历种种顿挫却依然敢为人先、追求卓越。
《武汉之恋》一方面捕捉了时代大势,另一方面张扬一代人的气势,二者熔铸成四十年的精神史。它既是对一代人、对武汉这个城市、对整个中国发展历程的记录,也同时是亲历者复杂情感的结晶。作者阎志以亲历商海的体悟,为后人管窥这一时代的精神结构打开窗口。因此也确如邱华栋所言,《武汉之恋》不只是阎志个人的青春记忆,它更是中国的青春实录。
注释:
①参见温铁军等:《全球化与国家竞争:新兴七国比较研究》,东方出版社2021年版,第96、125页。
②阎志:《武汉之恋》第五卷,中国青年出版社2020年版,第202页。
③阎志:《武汉之恋》第五卷,中国青年出版社2020年版,第209页。
④阎志:《武汉之恋》第五卷,中国青年出版社2020年版,第104页。
⑤阎志:《武汉之恋》第一卷,中国青年出版社2020年版,第10页。
⑥阎志:《武汉之恋》第一卷,中国青年出版社2020年版,第60页。
⑦阎志:《武汉之恋》第四卷,中国青年出版社2020年版,第30页。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