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王一生形象体现的究竟是什么文化精神?——从《棋王》的人物关系和结构意向角度看

时间:2023/11/9 作者: 新文学评论 热度: 14353
□ 蒋淑琴

  阿城的《棋王》主要塑造了王一生这个其貌不扬、行为不拘小节的小人物,在“一对九”的盲棋大赛中变成了名震棋坛的“棋王”形象。该小说自1984年问世以来已35年了,人们对该作品的研究也已经相当深入,但是学界对其主人公王一生形象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精神特质的认识却争议越来越大。有人认为王一生身上所体现的文化精神是道家文化精神,也有人主张是儒家文化精神,还有人认为是“游侠精神”,或“道外内儒”精神、“儒道精神的统一”、“道侠合一”等,莫衷一是。我们知道,如果不能对这一人物形象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特质做出很好界定,那么这就不仅影响到我们对王一生人物形象的认识,而且影响到对整个《棋王》审美特质的准确把握。

  那么,怎样才能确定一个人物的精神特质呢?本论文将从人物关系和作品结构的主要意向两个角度来分析。这是因为:(1)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核心,人物的成长和发展主要受其社会环境(主要是人物关系)的影响。比如,《棋王》中的王一生其性格和人生观的形成主要受其母亲和捡破烂的老头影响。因而当我们分析王一生的性格和精神气质时,必须将其放到与他相关的人物关系中去考察。(2)优秀的作品其结构意向所要表达的某个或某些主要旨趣和意图,往往与作品塑造人物形象所要表达的旨趣和意图有一致性,因此,通过作品的结构意向来把握作品的主要旨趣和意图,有助于认识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所体现的旨趣和意图。比如,通过分析《棋王》的结构意向主要想表达什么,我们就基本知道塑造王一生这一形象主要想表达什么。

一、 争议的由来

王一生作为《棋王》的核心人物,他是这篇小说最有魅力的独特存在。关于其独特之处,很多文章专门就该人物形象从外貌到性格再到其性格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比如,王一生形象外貌独特:精瘦、吃相不雅(“吃得快,喉结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穿着不拘小节,还有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呆”。围绕着王一生的“呆”,小说重点抓住最能显示王一生“呆”的两种爱好(一个是对棋的痴迷,一个是对吃的重视)进行描写和刻画,其目的是通过这些刻画体现王一生与其他知青不一样的、具有“另类”性质的精神气质和风貌。但是,王一生这形象所体现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独特精神气质和风貌,学界存在着以下不同的看法。

  最早有丁苏、仲呈祥的文章,他们在王一生身上发现的是一种道家文化精神,认为棋王王一生的棋道蕴含着道家哲学的精义,并把他与历史人物阮籍、嵇康、米芾、倪瓒、黄公望与李白并论①。而黄凤祝的观点则相反,认为《棋王》作品里尽管有“棋是道家的棋”,王一生的棋风“汇道禅于一炉”等评价性语言,但王一生好学、沉迷、讲争夺和造势与道家讲“无为”“不争”“任其自然”的观念不一致,因而,王一生身上主要体现的是儒家精神②。 然而,黄凤祝的论文还将王一生的“棋道”与武侠小说中披着“禅道的外衣”的“剑道”比较,认为“《棋王》中只有禅道的外壳 ,并没有体现禅道的本质”。这一观点为之后的学者引申发挥为“道皮儒骨”说(即“阿城的创作裹着‘道’的外衣,却有‘儒’的筋骨”③)。当然,也有学者如孟繁蕾④、李蕾⑤分别就黄凤祝论文中提到的武侠小说的“剑道”观点,分析出王一生身上体现的是“世俗的豪侠精神”或“游侠精神”。

  那么,王一生这一人物形象所体现的文化精神究竟是道家的?还是儒家的?还是游侠的?学界没有定论,倒是又出现了持统一论的观点。

  林晓华指出,王一生身上不仅体现了道家精神,其“生存、温饱后要求发展,要求生命有灿烂表现和执着的坚毅”方面,显示了王一生身上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林晓华进而指出,支撑王一生的生命“不仅是道家思想,而是儒道文化互渗、互补现象在王一生身上的灿烂呈现”⑥。当然,儒道如何在王一生身上互补?论文论述还不够全面。2018年学者章佳文在《阿城〈棋王〉人物形象的塑造》一文中论述比较全面。该文一方面从王一生对母亲的孝顺、对朋友的诚信、对棋手的宽恕、对自我的道义等四方面论述他如何体现了儒家的思想精髓;另一方面,又指出王一生身体的柔弱、吃的知足、穿的不拘、对下棋的凝神忘我等方面体现了鲜明的道家精神。因此,章佳文认定王一生的精神造型是儒道合一的⑦。学者萧玉华通过与金庸的武打小说比较,认为王一生“下盲棋的玄远,棋艺臻于化境的从容”与武林高手张无忌(《倚天屠龙记》)、令狐冲(《笑傲江湖》)等一样,“是道家文化与侠文化的结合体”⑧。那么,王一生这一人物形象究竟是儒道统一,还是道侠统一,仍然没有最后说法。尤其是,王一生这一人物形象所体现的文化精神有没有可能是道儒侠三者的统一体,尚未见有学者在这方面的论述。

  总之,王一生这一人物形象究竟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精神还是两种或多种文化精神,这需要从人物的关系网和整个作品结构安排所体现的意向性两个框架去予以定位。

二、 从人物的关系网看王一生精神气质的形成和主要特征

作为一个中篇,《棋王》塑造的人物形象是比较多的,但主要是围绕着王一生这一核心人物展开。而围绕这一人物展开的人物大致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捡烂纸的老头、母亲;第二层面是叙述者“我”、倪斌(脚卵)、地区赛冠军;第三层面是临时的辅助性人物,如王一生的父亲和妹妹、中学时期的老师、管地区文教的书记、画家,以及与他一起去当知青的同学、朋友。第一层面的人物对王一生性格、精神气质和命运的影响具有决定性,但作品没有直接描写他们,而是通过王一生的讲述间接地出现。作品最直接叙述和描写的是第二、三层面的人物,尤其是讲述者“我”,一直见证着王一生如何从一个其貌不扬的人变成具有王者风范的棋王。

  在这三层人物中,第一层面的人物,是对王一生语言、行为和精神气质产生决定性的人物,他们的话语和教导是王一生牢记在心并身体力行的准则。那么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是捡烂纸的老头的影响。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棋艺上的影响,让王一生认识到下棋必须有“根”或“谱”。王一生开始懂一些下棋路数,但还不精,然而他喜欢学习。他曾把几张市里象棋比赛的棋谱弄丢了,到垃圾站去翻找时遇见捡烂纸的老头,老头看了这些比赛棋谱,认为那些棋局没有棋路,没有“根”。后来王一生通过跟老头下棋,学习切磋,包括下盲棋,棋艺大增。尤其是捡烂纸老头遗赠的棋谱和遗言的指点,使其棋艺上升到棋道。(2)棋道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老头指出他的棋风毛病是“太盛”,太盛易折,因而要“以柔化之”;他的棋路也“只有套,势不太明”,而下棋无势,不成气候,因此要他学会“造势”,造势妙在契机,棋谱就是道同势不同。(3)生活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老头的教训上。老头棋艺和棋道都很高,与其祖训“为棋不为生”有关,但老来还在捡破烂为生,因此老头反思自己的经历,并告诫王一生,人应该从小就学会谋生本事,然后为棋养性,当然,“生会坏性,所以生不可太盛”。

  其次是王一生的母亲对他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在下棋兴趣与谋生的关系上,王一生母亲与捡烂纸老头的观念一致,阻止孩子去少年宫象棋组,要他“学有用的本事”。他妈说:“下棋下得好,还当饭吃了?”并指出:“可你记住,先说吃,再说下棋。等你挣了钱,养活家了,爱怎么下就怎么下。”他妈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认为,专学下棋是有钱人有身份的人干的(事)。二是尊重孩子的兴趣,临死时遗赠“无字棋”作为“信物”,勉励孩子,也隐喻孩子要用心体悟棋道,用自己的能力去刻画象棋人生。总之,这两位人物的教导成了王一生生活、下棋的人生准则。

  第二层面的人物有:叙述者“我”、倪斌(脚卵)、象棋地区赛冠军,分别代表着俗、雅和高。“我”与王一生同辈,虽有共同的饥饿经历,但条件比王一生好得多,没有特别的才能和爱好,就是普通人一个,代表着俗。倪斌虽然被知青粗俗地叫作“脚卵”,但他本人其实是有文化、有教养的,爱整洁、干净;加上家庭条件好,父亲是名人,应属于上层社会(家里收藏书画,爷爷辈还经常吃燕窝、海鲜,中秋节还邀一些名人到家里来吃螃蟹、下棋、品酒、作诗);即便在父亲被造反派打倒、自己下放当知青、生活清苦的情况下,还能吃上巧克力、酱油膏、麦乳精等稀缺的高档食品。他自己不仅会下棋,而且对朋友也比较慷慨,讲义气。比如他不仅把从明代祖传下来的乌木棋拿出来给棋友下,而且为了帮朋友弄到参赛资格,愿意将家传的乌木棋送给管文教的书记,可以说他疏财好义(不爱财,讲朋友情义)。同时,他处事圆滑,为了离开脏乱的农场,依靠父亲的人缘关系,为自己的工作调动拉关系、送礼,比较讲究实际。因而,从倪斌身上我们既可以看到爱整洁、有教养、有品位、讲义气的君子形象,这是雅的代表;也可以看到他讲究实际、精于人情世故、处事圆滑的一面,这恰恰是一种入世的儒家精神体现。而那位象棋地区赛冠军是一位老者,头皮精光,是一个山区世家后人,他“这次‘出山’玩玩儿棋,不想就夺了头把交椅,评了这次比赛的大势,直叹棋道不兴”,完全是一个“隐者”高人形象。他与王一生的对垒,最后失败了,但他的评价如下:

  你小小年纪,就有这般棋道,我看了,汇道禅于一炉,神机妙算,先声有势,后发制人,遣龙治水,气贯阴阳,古今儒将,不过如此。老朽有幸与你接手,感触不少,中华棋道,毕竟不颓,愿与你做个忘年之交。⑨

  这个冠军自身就是一个隐居乡野的高人,其棋风本身就是一种道禅风格,与王一生交手,可谓是棋逢对手,他用道禅观念去评判王一生的棋风,并愿意结“忘年之交”,恰恰说明王一生身上所体现的也是这种道禅文化精神。可以说,这两人棋逢对手,道同势异。

  至于第三层面的临时性的辅助人物,只起着衬托王一生境遇的作用,对其生活、性格、棋艺并没有什么影响。因此,本文就不作罗列。

三、 从作品结构的意向旨趣看王一生体现的精神气度

从《棋王》整个作品的结构安排看,它围绕着王一生传奇般的人生展开,而这种展开的节奏则宛若棋道里的“造势”法。

  小说分为四节,基本上体现这样的节奏安排:先抑,做铺垫;稍扬,再铺垫;再抑,一波三折;最后再扬,推向高潮。

  第一节先写王一生的“呆”,属于先抑。如何“呆”法?主要写了他对下棋的痴迷和“尚吃”。与叙述者“我”一样,王一生经历过缺衣少吃的饥饿困境。他对棋的痴迷,则是基于爱好,而且是通过偶然发现一些棋谱无师自通,自学成才。在中学和当地社会稍显锋芒时,却遇到了有祖传棋谱的捡烂纸的老头,经老头指点棋道,已经没有锋芒了,不仅在知青乘坐的车上没有表现出凌厉棋道,而且在农场以棋会友时也是如此。第二节主要写王一生到了农场后,依然痴迷于下棋,经常请假寻找棋友下棋,写法上属于稍扬。他来到叙述者“我”的农场,跟也有家传、懂棋路的“脚卵”(倪斌)下棋交流,这可以说是初试锋芒。第三节写真正的棋类地区比赛,可惜王一生没有报上名,后经脚卵向管理文教的书记推荐和疏通关节,取得了比赛资格,但王一生了解到脚卵为了他去贿赂书记而取得资格,认为有“被人做了交易”之嫌,违背了自己的做人原则,于是谢绝了书记的安排,决定不参加比赛了。这可谓是一波三折,写法上属于抑。第四节写王一生与九人的盲棋大赛。本来他是想找获得比赛前三名的棋手进行友谊赛,切磋棋艺。最后,出乎他本人的意料演变成九人盲棋大赛。在这场盲棋大赛中王一生“坐在场当中一个靠背椅上,把手放在两条腿上,眼睛虚望着,一头一脸都是土,像是被传讯的歹人”⑩。即便是下棋结束了,“他的腿仍然是坐着的样子,直不了,半空悬着”。最后大家把他扶下来揉脸、揉腿、揉脖子和身子才让王一生恢复过来。此时的王一生仙风道骨,棋艺超群,出神入化,宛如武林高手。小说写出了他在与棋手比赛中棋艺、棋道、身体三合一的奇特景象。这是全书的高潮。写法上就是扬。

  因此,该作品在情节安排上采取的是先抑后扬、分层次造势的方法,最后通过与九人进行车轮大战,体现出王一生的“王者”风范。

四、 王一生形象究竟体现的是什么文化精神

从人物关系看,他的行为和精神气质主要受第一层次的人物影响,而第一层次人物捡破烂的老头终身恪守“为棋不为生”的祖训,后来落得老来没有生存技能而被迫捡破烂为生;王一生妈妈则首先教育他,谋生是第一位的,在这个基础上再按自己的兴趣追求梦想。捡破烂老头为了下棋超脱世俗生活,放弃营生能力的发展,这属于道家精神;母亲的人生观则代表了现实与理想的结合,而事实上王一生也是遵循母亲的训导来保持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的。所以,当他生活还得不到满足时,他首先对吃感兴趣;一旦他能自食其力了,如到了农场,生活有了基本保障了,他就到处寻找棋友下棋。而整个《棋王》就是展现王一生那种不图名、不拘小节的脱俗生活方式,因此,棋王在生活方式上的“怪”,就是他跟周围的那些追求世俗生活的人不一样,即他的生活方式上起主导作用的是他身上的“道家精神”。

  其次,如前面分析的,整个作品的情节安排和结构意向的指向都集中在最后,先抑后扬,逐层造势,最终主角达到道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无不为”,在一对多的车轮战中不动声色而能所向披靡,把对手全部打败。因此,《棋王》写得最精彩的就是最后部分棋王那种道禅风貌和精神。这也是作品最吸引人、最显神奇效果的地方。

  因此,当学术界争论王一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时,或者说,在他身上体现的究竟是道家精神还是儒家精神,抑或是游侠精神,是“儒道统一”还是“道侠统一”,抑或是“儒道侠统一”的精神风貌,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棋王》主要体现的是一种道家精神。这是由作品的人物关系和结构特点决定的。

  注释:

  ①苏丁、仲呈祥:《〈棋王〉与道家美学》,《当代作家评论》1985年第3期。

  ②黄凤祝:《试论〈棋王〉》,《文艺理论研究》1987年第2期。

  ③郝锐:《天人合一——阿城小说审美世界的文化解读》,《连云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3期。

  ④孟繁蕾:《〈棋王〉“寻根”的豪侠精神》,《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第4期。

  ⑤李蕾:《浅谈〈棋王〉中的游侠精神》,《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⑥林晓华:《传统文化的追寻与潜在主角的双重建构——阿城〈棋王〉的另一番品味》,《川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⑦章佳文:《阿城〈棋王〉人物形象的塑造》,《文学教育》2018年第7期。

  ⑧萧玉华:《一幅道家之“侠”的素画像——〈棋王〉中王一生形象探析》,《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⑨阿城:《棋王 树王 孩子王》,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65页。

  ⑩阿城:《棋王 树王 孩子王》,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59页。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